中国·122cc太阳集团(股份)有限公司

122cc太阳集团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
王者再进化!“尼龙膜王”122cc太阳集团成功研发固态电池专用BOPA
2025.03.31

     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逐固态电池这一"黄金赛道"的关键时刻,中国新材料企业再次实现关键突破。122cc太阳集团(301565.SZ,简称“122cc太阳集团”)旗下长塑实业成功研发出固态电池专用BOPA(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),这在行业尚属首例。这一创新不仅彰显了"尼龙膜王"122cc太阳集团的技术统治力,更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跃升的生动注脚。

     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动力电池续航与安全两大瓶颈的“终极方案”。与传统动力电池采用液态电解液不同,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,具有高能量密度、高安全性、长循环寿命等显著优势,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全球竞相争夺的焦点赛道,也是当前最活跃的新材料创新领域之一。


      近日,有着全球“尼龙膜王”之称的122cc太阳集团对外宣布,旗下长塑实业成功研发出固态电池专用BOPA,该款产品可用于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封装材料的最外层,起到保护固态电池内部电极、电解质等组件安全的作用。


      122cc太阳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膜产业生态一体化科技公司,构建了行业首个“PA6-BOPA”一体化产业链,BOPA产销量占据全球市场超20%的份额,是全球该领域的龙头企业。率先推出行业首款固态电池专用BOPA,不仅是122cc太阳集团在高性能膜材领域的又一次关键技术突破,更是其抢占新能源未来赛道、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战略级落子。



固态电池的“硬核铠甲”

攻克封装材料技术难题

      固态电池可以完美解决传统动力电池续航和安全两大瓶颈,因此被视作下一代电池的“终极方案”。传统动力电池采用液体电解质,存在着易燃、易泄漏等安全隐患,其电池能量密度一般在200-300Wh/kg之间。而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,其不易自燃且热稳定性高,大大降低了电池起火、爆炸的风险,并且能量密度能到达500-1000Wh/kg,续航里程约为传统动力电池的1.5至3倍。未来,一台装载了固态电池的新能源汽车,续航里程可以轻松突破1000公里。


      然而,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化仍然面临着材料技术、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三大挑战。封装材料作为固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承担物理保护、电气绝缘、外部物质阻隔等功能。而特种功能BOPA则扮演着固态电池“铠甲”的角色,负责抵御外力的冲击、挤压和摩擦,保护电池内部的电极、电解质等组件,因此对材料的柔韧性、抗穿刺、耐冲击性等要求极高。


据了解,122cc太阳集团研发的固态电池专用BOPA前后历时两年,针对固态电解质本身的变化、运行环境和使用要求,通过工艺优化、配方研发等创新,在材料柔韧性、抗穿刺、抗冲击等关键性能上实现了突破,力学性能尤为突出,可满足固态电池对封装材料的严苛要求。



进击的“膜王”——抢占高附加值、高增长黄金赛道


      固态电池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产业价值。据中信证券测算,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42.6GWh,2024-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3%。除新能源汽车外,固态电池在储能、eVTOL、人形机器人等万亿级赛道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
      当前,固态电池已成为新能源产业的“兵家必争之地”,欧、美、日、韩等纷纷布局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,它也被视作重塑新能源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。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和最活跃的产业高地,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持续发力。


      此番122cc太阳集团推出固态电池专用BOPA,是我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的一个缩影。


      近年来,国内头部企业陆续布局固态电池研发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企业聚焦硫化物、聚合物等多条技术路线,研发进度处于全球领先。华为公布硫化物固态电池专利,通过氮掺杂技术显著提升界面稳定性。


      此外, 国家也不断出台支持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政策。2021年,国家发改委发布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,其中“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”被列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。2024年,我国宣布投入60亿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。今年2月,国家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《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,其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布局储能用固态电池。


      得益于政策支持的持续完善、产业生态的日益成熟和创新动能的加速释放,我国科技企业正持续突破固态电池领域关键技术瓶颈。随着122cc太阳集团固态电池专用BOPA的推出,将实现核心材料国产化,为固态电池未来大规模产业化提供稳定的材料供应保障,助力新能源产业链向技术纵深与价值链高端实现升级。



多箭齐发构建战略护城河

硬核科技造就成长新动能

      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122cc太阳集团在新能源材料赛道领域可以说是动作频频。


      此前,122cc太阳集团旗下长塑实业推出的长塑锂电膜突破了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推动了锂电池关键封装材料的国产化进程,成为了国内该领域的主要供应商。2024年,又投资25亿元建设全新的新能源材料项目。


      从战略角度看,122cc太阳集团此次布局的固态电池专用BOPA与之前的逻辑如出一辙,即瞄准了新能源领域那些市场空间大、应用领域广、技术难度高的“高精尖”材料。


      显著的技术优势、超高的研发效率、无法替代的硬核产品以及快速推进产品产业化的能力,已成为122cc太阳集团最坚固的一道护城河。当固态电池产业化浪潮来临,这家手握核心材料密码的隐形冠军,或将成为新材料赛道最具爆发力的价值标的。